5月2日消息,廣東醫科大學崔燎教授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李剛教授團隊聯合研究發現了一種低溫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出適合患者的骨組織和關節材料,將特制的復合物作為支架材料,并在里面放置天然藥物,實現藥物緩釋作用。今日的3D打印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以色列3D打印為咖啡增加“浪漫味道”
Ripples就是為咖啡打印出“浪漫味道”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它雖于2014年就已正式成立,但卻是至今全球第一家將3D打印技術神奇地應用在咖啡飲品上的公司。
據介紹,在Ripples公司的3D打印機通過wifi聯網之后,用戶只需將他們喜歡的圖像上傳到安裝在手機里的Ripples應用程序,該程序在對圖像進行編輯處理后,就可將圖像發送到3D打印機上,隨后這臺復雜的機器就會完成所有在咖啡上的打印工作,而且還會根據咖啡杯的尺寸進行自動靈活調整。用戶也可以隨手用手機拍攝照片進行上傳,或者從Ripples圖像庫里尋找自己所需的內容。
3D打印給骨科健康教育插上翅膀
在目前醫療體系中,手術醫生一般會被要求過度強調手術的危險因素及術后可能存在的并發癥,從而導致患者的焦慮并導致疼痛加重。這時候術前通過3D打印模型可以說明手術的詳細過程,并直接明了的展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之間效果上的差異,還可以在術前通過3D打印模型提醒患者如何進行保護自身。
配合3D打印模型降低患者和家屬的不信任感,這樣能在短時間內予以患者手術期的心理支持及行為認知治療,最大程度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強患者和家屬的依從性,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和滿足患者的需求。
蘭州化物所3D打印紙基光熱可逆驅動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材料表面界面課題組采用3D打印實現了紙基光熱驅動器件的快速制備。研究人員通過在聚乳酸(PLA)中加入具有優異光熱效應的多壁碳納米管(MWCNTs)發展了MWCNTs-PLA復合線材,然后采用熔融沉積(FDM)增材制造工藝在普通辦公用紙上打印制備了紙基雙層結構驅動器件,并深入研究了驅動器雙層結構穩定性,功能層復合材料的打印層厚度和打印層結構設計對驅動器致動效果的影響,以及影響近紅外(NIR)光致機械響應行為的因素等。利用3D打印技術自由設計和制造的優勢,基于仿生學結構設計原理,研究并模擬演示了仿生花瓣致動器在NIR激光控制下花開花合的可逆過程。
神奇的3D打印帶來生活新體驗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崔燎教授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李剛教授團隊聯合研究發現了一種低溫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出適合患者的骨組織和關節材料,將特制的復合物作為支架材料,并在里面放置天然藥物,實現藥物緩釋作用。報道一經推出,3D打印也隨之水漲船高,在公眾面前又一次被揭下一層神秘面紗。
ROBO 3D打印機銷售額增長67%
Robo3D的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的銷售情況出現兩位數的增長。Robo3D在截至2018年3月的前9個月期間銷售額增長了67%,總銷售額達到550萬澳元(相當于2600萬人民幣),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20萬澳元(570萬人民幣)。
美敦力推出新型TiONIC鈦3D打印脊柱植入物,增強表面紋理
都柏林的醫療公司美敦力最近宣布推出其新的鈦3D打印平臺,稱為TiONIC技術。該系統將為脊柱外科植入物提供更復雜的設計和集成表面技術。這是3D打印骨科系統領域的最新成員,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3D打印技術正在迅速改變醫療設備的創建方式,骨科領域無疑是這些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可以生產先進的脊柱植入物。這些椎間融合裝置具有高水平的設計自由度,可以創建具有改進的機械和材料特性的復雜形狀。
來源:3D打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