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對科技感興趣或者DIY感興趣的玩家大多都有聽過3D打印筆,3D打印筆是世界上第一支具有3d打印功能的筆。利用PLA、ABS塑料,3D打印筆可以在任何表面“書寫”,甚至可以直接在空氣中作畫。它很緊湊,并且無需電腦或電腦軟件支持。
3D打印筆的特點是便攜性與操作的簡單性,許多購入3D打印筆的在看過說明書以后應該都能很快的上手,但是3D打印筆的多樣玩法很多人才略知一二。
所以小編對3D打印筆的多樣操作進行教學剖析,3D打印筆立體繪圖分別有空間拉直線,由平面到立體,由實物起模,沿邊疊加成模,借用輔助工具,倒吊這幾種多樣玩法。
現在,就讓我們來依次看一下吧,首先進行說明的是空間拉直線,空間拉直線是在平面繪一個定點,再在定點上直接向上拉直線進行創作。
在這里做示范的是一個小正方形,在平面正方形的四角分別由上拉直線,最后將四角向上的直線用3D打印筆鏈接起來,一個立體的正方形就由此創作出來了。
看完空間拉直線之后,讓我們再來看一下由平面到立體的繪畫方法,其實這一方式跟空間拉直線有一點相似之處,只不過這一方法是在平面完成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立體的轉變。
先在平面上做一個自己想要創作圖形的平面圖,然后再進行切合,在這里示范的還是一個小正方形。
將在平面做好的正方形取下用3D打印筆沿著它的一條邊融合與邊長等長的線材在其還未冷卻時與創作好的另一平面正方形進行契合。
剩下的兩個平面正方形依法炮制,用線材依次進行契合。
然后沿著立體的正方形對角進行填線,直至填滿一個封閉的正方形就可由此創造出來。
除此方面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在平面創作一個填滿的正方形,取下與立體的四邊相對應。
然后再其縫隙處用3D打印筆線材直接進行融合。
在這之后我們再來看一下實物起模,這一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會感興趣,因為家中有很多物體都可使用3D打印筆進行實物起模。
給大家示范的是小時候都玩過并不陌生的彈珠,家中有小孩子覺得彈珠不安全怎么辦,這時就可用3D打印筆自己打印一顆彈珠供小孩子玩。
首先沿著彈珠中間位置的表面畫一條圓線,順著這條圓線向一方延伸。
直到一方完全完全填和以后,將用線材打印的一半彈珠取下,彈珠的另一半也如法炮制。
然后將彈珠的兩半對接,在這里可以清晰的看見在重合之處有一條小縫隙,用3D打印筆融合線材填滿縫隙進行連接。
融合以后3D打印筆創作的彈珠就完美誕生了,即安全在創作中又富有樂趣。
看完這三種的方式,讓我們再來看看沿邊疊加成模,先在平面創作一個圓形。
然后由圓形直接向上遞減疊加,直到上方疊加填滿。
另一半在此基礎上直接進行疊加增模,一個完整的球體就創作出來了。
上面說了各種平面和立體的直接繪圖,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能不能運用輔助工具進行創作,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此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線材不能作輔助用,輔助工具可選擇鉛筆、鉗子等等。
將一只鉛筆橫在正方形的上方,然后用3D打印筆線材與平面正方形和鉛筆連接起來,在這個時候線材還沒冷卻時也可用手指輕輕改變線材的形狀。
四方形四角都用此方法進行連接,然后將四角上方的邊用空間拉直線法進行連接,一個正方體就創作好了。
說完了五種,讓我們看一下最后一種吧,倒吊。
在平面畫上一個圓形后,直接在下方進行繪畫,以倒吊的方法完成自己想要創作的作品。
3D打印筆的立體繪圖方法這幾種就全部介紹完了,對于操作演示盡量選擇了直觀簡單的模型進行演示,方便理解,下面讓我們看看用3D打印筆創作的圖形吧。
先用平面變立體的方法在平面上畫圓,再由空間拉直線將兩個圓連接起來。
將燈籠的雛形模型依法連接后,再將連接處用紅色線材涂滿。
在雛形燈籠上涂滿所有的紅色用運用倒吊法為它做一個提手。
這個燈籠的制作是不是完美的運用的3D打印筆的立體繪圖法,在看的你如果手上有3D打印筆快動動大腦創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奇思作品吧,沒有的趕快購入一只試試吧。
來源:中國3D打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