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并將于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在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課程要求中,學生將學習了解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等新技術,同時還將培養學生的創客精神和創業能力。
其中,3D打印被納入《17-1834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和《17-1847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兩大文件中!
從新課標內容可看出,3D打印已經融入到了高中課程體系中,這將會走進學生們的課堂,成為創新教學的一大亮點。
英國著名教師戴夫懷特曾說過:“如果你能抓住學生的想象力,你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3D打印作為最簡單、最快速、最安全的一種造物技術,能讓抽象的課程變得具體,視覺和觸覺兼具的學習方式可以讓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起來,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誘惑力。
高中教育時期是一個人形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學生所受的教育會塑造個人的性格和建立個人素質,這具有特殊的不可逆性。而“3D打印等新技術融和了現代信息技術,能為學生提供創新設計、創造、解決現實問題的個性化、社會化、趣味性、綜合性、開放性的創新實踐。”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表示。3D打印的這些特性,使它在與教育的結合上具有別的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在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源:網易新聞